說起我們的家族史也是我們民族史的一部分,也是我們家里人談論最多的歷史話題之一,茶余飯后,閑談之間,很多人會談我們山東人是來自山西洪桐縣或是大槐樹底,但是我們的家族劉氏這一支不是由山西遷來山東的,根據劉氏家譜記載,相傳漢朝末,為避戰亂,出居關外,居遼東咸平者遂為咸平人(遼寧省咸平府,今為開原市)。始祖劉昭信為金內藏史,授遷昭信校尉,嘗濟人于急難之中,故鄉里稱之為劉昭信。宋末元初隨金兵入關,二世祖,名德潤爵昭信校尉,初任長清酒稅監,遷亳州升任酒稅使。二世祖母是金國人,完顏氏。 三世祖,名佺,元代時任濰州倉使,遂占籍于濰,定居發展。傳至十世祖,劉應節,明嘉靖二十六年,金榜題名中進士,自戶部主事六品始,至工、兵、刑部尚書,歷任嘉靖、隆慶、萬歷三朝十六職,萬歷五年告老還鄉,為官三十余載,名正官清,萬歷十八年卒,追封為太子少保,官階從一品。
十世祖劉應節公,為國家和人民做出了重大貢獻,給家族增添了巨大的榮耀。在濰縣城里為他所立的牌坊有五座。其中“兵部右侍郎劉應節”牌坊,主體現存于劉家莊子村,“總督坊”牌坊講述的是劉應節在任總督薊、遼、保定期間的功德。為了當時國家的安危,他決策并指導當時任薊鎮總兵的戚繼光等人修建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東線明長城。
劉應節任工部尚書時上書朝廷,提出開挖膠萊河開道南方至京城的海上運輸的計劃,得到了內閣首輔張居正的認可,并進行了實施。雖然由于當時歷史條件的限制未能完工,也可見劉應節的遠見卓識。至今在全國人大會上還有代表提出這一建議——重開膠萊河。【查看更多】
友情鏈接:濰坊恒昌紡織服裝有限公司 劉氏族譜 濰坊博物院 濰坊文化研究院
地址:山東省濰坊市 Copyright ? 2018 濰坊恒昌紡織服裝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濰坊 編號:魯ICP備13025299號-1
主辦單位:濰坊恒昌紡織服裝有限公司
辦公電話:0536-8221751 8269558